RSS订阅 | 匿名投稿
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公司新闻 > 正文

会宁西宁城 三城相连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(组图

作者:habao 来源: 日期:2017-8-21 18:53:31 人气: 标签:会宁新闻

  悬崖边、古道中、山坡上,古城如同一只雄鹰,雄踞道当中,傲视前方,而展开的翅膀则将整个山谷牢牢封闭。

  眼前是典型的河谷地带。312国道从河谷中静悄悄地穿过,而那条名为祖河(祖厉河南源为厉河,东源为祖河,在会宁县城南汇合后,始称祖厉河)的古老河流,在边50米外的深谷中缓缓流淌,下切的河床,形成了深达二三十米的深沟。紧挨着深沟边的就是西宁城的南城墙。

  古人充分利用这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形,将城墙从断崖边,一直延伸到了城北山头的制高点上,并在那里修建了一座烽火台,作为守护古城的眼睛。

  2015年深秋时节,我们站在烽火台上眺望远方,田野里偶尔有不知名的小虫在鸣叫,小河则牢牢地将自己隐藏在了大地深处,我们既看不到它的身影,也听不到潺潺的流水。只有312国道上,不时驶过的汽车,给沉寂的旷野带来些许生机。古城早已失去了昔日的喧嚣和热闹,静静地在山河之间,无言地让岁月流过。

  我们所处的是会宁县附近的西宁城遗址。说到西宁城,很多朋友就会感到奇怪,这个西宁城和青海省会西宁市,究竟有啥关系?实际上,没有啥关系,要说有关系也不过同处于西部而已,取名西宁的意思就是希望西部能够安宁和平而已。青海省会西宁,在古代多以西平称之,有汉代西平亭、西平郡等,直到北宋崇宁三年(1104年)改为西宁州,至此“西宁”之称始见于史。这个“西宁”称呼要比会宁的西宁城早。

  从山顶烽火来,沿着城墙,在古城内转了一大圈,感受着古城内曾经的气息。西宁城最早修建于北宋崇宁五年(1106年),当时名叫甘泉堡。这时,正是宋夏间交锋最为激烈的时期之一,史书中说的崇宁之役,就在这时发生。

  宋徽即位后,任用蔡京执政,继续对河湟地区用兵。崇宁二年三月,王韶之子王厚、高永年兵分两进攻河湟地区,到崇宁三年四月,基本实现了预定战略目标,收复了河湟,改鄯州为西宁州。然而,河湟地区的游牧部落,长期以来和西夏人关系密切,要攻略河湟地区,就必须防备西夏人偷袭。于是,当时泾原经略使章栥就派人在这个山谷中修建城堡,以阻塞西夏人南下的通道,同河湟之战遥相呼应。

  那时的甘泉堡应该是个小城堡,而现在我们看到的古城,城墙顺着山势起伏修建,依山傍河,非常有气势。至今,当地的人还能说出来一些古城建置,那里曾经是,这里是城壕。这也是他们口口相传的记忆。

  半个多小时后,顺着城墙,穿过公,来到古城南城墙,这里有一处豁口,的城墙让我们惊呆了。的城墙残基最宽处竟然达17.4米,而残高则达到了17米。它不仅高大,而且向我们展现了古城内的秘密。这似乎是古城一个角墩,略带弧形,从裸露出的一面,我们能明显看到城墙叠压关系。最下面一圈最大,似乎是某个时代的残基,在它的,人们又叠加着筑了一重,最则是一个圆形的墩台,城墙沿着角墩延伸。

  城池地形的选择,古人的眼光非常精准。城依山傍水之处,正好将整个山谷死死地。如今古城两侧山头上的森林早被人们砍伐一光,而在宋代甚至更远的秦汉时期,这里肯定是森林密布,人们只有沿着河谷地带,才有径可寻。

  不论是东去的还是西来的,非要从古城中间经过。长期关注陇原文史的段文琰先生,是会宁人,曾多次到过这个古城。他不仅给我们带,而且给我们讲了古城的建置沿革。

  自从章栥在此地修筑了甘泉堡后,这里就成了宋夏交锋的前线,这似乎是我们看到这座古城城墙异常坚固的原因。而从崇宁之役的胜利上,人们似乎看到了北宋的希望。可惜的这只是北宋王朝回光返照而已。很快,金人铁骑,就踏破了人们的幻想。1127年,北宋,西北局势骤然恶化,金人继续西进。这年冬,富平之战中宋军大败,西北原先宋人所占据的地盘大多为金人所占。会宁一带的战略形势,从宋夏对峙,变成了金夏对峙。

  到了金世大定二十二年(1182年),金人在这里设置了西宁县,后来改为西宁城,归属秦州管辖。尽管金人轻松击败了宋军,但面对西夏人进攻却互有胜负。1216年,这是金贞祐四年,经百余年的发展,西宁城经济渐渐地繁荣了起来,金人将这里升格为西宁州,管辖甘谷、鸡川、治平三县。或许是承平日久的缘故, 这时曾经纵横中国北方的金人,也只能困守城池,了。兴定四年(1220年)西夏人乘虚而入,占领了西宁城。不过西夏人也没有得意多久,金哀正大四年(1227年),蒙古人又从西夏人手里夺回了西宁城。此时,原先会州治所郭城,因为城破被,已经不适合作为州治。元初,会州州治迁移到了这里,直到明洪武十年。

  古城频繁易手,不仅失所,死于战乱,而且也给古城周边的造成了极大的。在古城周围绵延的群山上,看不到多少树,能看到的只是一些芨芨草。而在唐贞观初年,会州“以足食故,更名粟州”,可见当时会宁盛产粮食。除此之外还有“驼毛、褐野马、革履、鞍毡、鹿舌、鹿尾”等土特产给朝廷进贡。尽管改为粟州几个月,但却说明平川、会宁的生态植被要比现在好得多。

  从宋到金,人们在原甘泉堡的基础上从东到西,进行了拓展。这样原先城堡就成了内城,最终形成了三城相连的形式。人们说到西宁城,往往称为“三连城”、“西连城”。在会宁八景中有个“连城夕照”说的就是这里的景色。

  如今我们依旧能看出西宁城,城北依山,城南临河,一城万夫莫开的气势。现在的西宁城东西长740米,南北宽500米。城北还有护城壕,壕沟宽20米,深10米。以前,古城有瓮城,可惜1994年修建312国道时,公横穿古城,不仅了城墙墙体,也将瓮城了。

  西宁城从北宋崇宁五年(1106年)修筑,直到明洪武十年(1377年)废弃,共使用271年。长期处在宋、夏、金、蒙古的边界地区,对这几个而言,有着相当重要的战略价值,至今依旧是312国道和高速公的必经之地。

  从分布地形上说,西宁城大体分为川城和山城两部分,全城有三分之一坐落在北部的山坡上,三分之二分布于城南的川地内。中城大部处于北山半山腰,为全城的制高点,且中城外相距20—40米外修羊马城。中城的四角筑有圆形的高大防御性土墩。整个城开两门,分别位于东西两城墙的正中,城门外有瓮城。显然,中城是防御的核心。东西两城则起着前哨的警戒作用。现在城墙残高3-17米,基本保存完好。北城、西城、东城墙外有城壕,壕宽20-50米,深2-10米。

  人们推测当年的州衙所在地就在中城的半山腰,距离烽火台不远的地方,上世纪七十年代,人们在山城半山腰整地时,出土过大量的琉璃瓦件,说明那里应该是一处大型建筑遗址。

  这话要从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说起。当时,诸葛亮派遣马谡率军去街亭,出发前再三,务必要下寨。可是,马谡转眼就把诸葛亮的忘了。在街亭却占据山岗,没有下寨。诸葛亮说的下寨,就是汉代时的一种军事工程——当塞。当塞,其实就是在行道的地方修筑要塞。这种要塞的记载出现在《汉书·匈奴传》中,匈奴绝和亲,攻当塞。

  可见,当塞是古代一种非常重要的军事设施,起着阻断敌军的作用。因而,诸葛亮才再三给马谡说要下寨。从这个作用上来说,这里也是宋代的当塞。

  当塞修建在道上,那么行人商旅怎么通行呢?这也有讲究。从汉代延续下来的城堡建置,在长期的军事对抗中,汲取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。人们修建当塞时,就充分考虑了这一点。道往往穿城而过,但却避开城中的主要建筑。312国道以前并不是像现在直直穿城而过。而是进入瓮城,然后向南拐。绕着中城墙而向东,其实就是沿西宁城中城的外侧通行,这样既便于管理,也解决了城池防守的安全问题。汉代的当塞普遍采用这种方式来处理要塞和商贾之间的关系。

  故事是这样的,据说有一年,西夏大军来犯,此时古城还不叫西宁城,所占面积比我们今天看到的要小。其实就是个单为防守而修建的兵城。守军势单力薄,难以对抗大军进犯。金军将领见此情急,只能撤退了。可是,撤退也要讲究方法,不然只能被对方追上,就无可逃了。

  他苦思冥想找不到好主意,过马厩时,看到马厩内的战马高高地仰起头,脖子上的铃铛叮当作响。这下有主意了。经过他们精心准备,给西来了个空城计。第二天早上,西夏人看到城头上金军盔甲整齐,一副森严的样子。而城头上,鼓声不断,城内战马嘶鸣。

  西更不敢轻举妄动。只能耐心地等待机会。到了中午时分,人们发现城头上的兵一动不动,这似乎有问题。赶紧派人打探,这才发现人去城空。城头上的兵是穿着盔甲的草人,一只羊倒吊起来,在鼓面上乱敲。战马铃声不断,是因为马饿了,扭着头四处找草料。

  这时,金兵已经从城内的一条暗道中跑了。这便是当地民间流传的“羊打鼓,马摇铃,一夜逃到通安城”的传说。

  这座古城下面隐藏着大量的不为人知的秘密。1968年人们在古城内平田整地时,在城北面的山坡上出土一个宋代铜钱窖藏,大约有100公斤。

  1976年,定西文化局组织专人对境内众多古城进行了调查,其中就包括西宁城。当时的会宁县隶属于定西地区管辖。这次调查人们从西宁城内采集到了一些标本。

  我们漫步古城内,不时能见到残砖断瓦,有些地方至今还有成堆的礌石,有些地方有灰层堆积,在城墙的西面一个豁口上,我们甚至能看到大量的瓦片,也不时能见到琉璃瓦、兽头残片等遗物。有人也发现过炉渣、炉灰、锈铁块、陶片、青瓷、白瓷、红瓷片,以及崇宁、熙宁、祥符等年号的钱币。

  在会宁县博物馆保存着一些从古城中采集的器物。其中有“马上封侯”酱釉瓷人物像。这个瓷像,非常有趣,当时的工匠用很古拙的手法,一匹奔马前后腿伸展,向前奔腾,马背上一个猴子,紧紧地抱着马的脖子,马头高昂,像要嘶鸣的样子。除此之外,还有佛头、香炉等器物,也说明古城内有规模不小的,香火非常旺盛。

  近年来,白银市的薛建国长期致力于地方文史研究,对西宁城进行了大量考证调查,他提出了一些独到的看法。他在古城内调查时发现,城墙上还有暗道遗迹,还有一些粉末。他认为这有可能是火药,后来,白银市有关方面对粉末进行鉴定,初步断定这是火药。

  薛建国认为,古城和成吉思汗之死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。关于成吉思汗的去世之地,人们有多种说法,有清水、有六盘山等观点。而根据《元史》记载,公元1227年春,成吉思汗率蒙古大军南下时曾经在西宁城驻扎过。《金史》记载,在1227年的4月,成吉思汗大军攻打德顺州(今隆德县)时,花了近1月时间,期间成吉思汗的指挥部极有可能在西宁城。

  他更进一步提出一个推断,成吉思汗有可能就是在西宁城去世的。西宁城位于六盘山西麓余脉的两山间,距六盘山主峰150公里处。这座三连城,不仅商贸兴隆,且城墙坚固、三城相连、易守难攻,是当做指挥部的最佳选择。他认为,成吉思汗死在西宁城的可能极大。

  这座古城最后是怎么废弃的?薛建国认为,毁于地震。元顺至正十二年(1352年)闰三月,会州一带地震强烈,“移山湮谷,陷没房舍,有不见迹者”,次年春又发生地震,城墙坍塌,房屋聚坏。

  在两次大地震的下,城市功能几乎完全废弃。这一点,被1994年修建312国道时的发现所。当时,人们在瓮城内挖掘出一把约50斤重的大铁锁,显然地震导致城门坍塌,将铁锁掩埋。

  明初,人们只能在别的地方修建新城,作为县城所在。明洪武十年(1377年),会州正式搬迁到现在县城所在地。

  往事悠悠,不可追寻,一座宋代的当塞,到今天废弃的古城,中间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,最终在地面上留下残垣断壁,供后人遐想。

  推荐:

  

读完这篇文章后,您心情如何?
0
0
0
0
0
0
0
0
本文网址:
下一篇:没有资料